遇見台灣詩人一百宣導手冊 詩是最早具有多重性的藝術,詩的希臘字源為 Poesis,原意就包括了任何形式的創造。在古老的時代,詩歌是實質的語言,兼有表達情感和傳述訊息的功能,它是歌,也是文字藝術。

趕搭此次台新藝術獎的順風車,讓我除了一票看盡「台新藝術獎」之外,還額外觀賞了「遇見台灣詩人一百」的作品。

活動大廳牆上置放著大大的 Logo 字樣,以橘色弧線做設計,產生了一種律動感,而 Poem 則是詩的意思。大廳裡擺上許多椅子,邀請著有興趣的人來參加有關「遇見台灣詩人一百」的座談會。另一旁的展示窗,放置了「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畫」的影音 DVD。一百位當代詩人,每個人的作品都是非凡。

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畫

位在另一旁的教育基地教室,列有影音播放的時間表。旁邊的黑板,一端放有幾個顏色的粉筆,喜歡或想留言者,都可挑個位置寫下部分個人的隻字片語。而走廊上的窗戶,上頭留有著白色的筆跡,仔細一瞧,原來是幾位當代詩人所寫的部分短詩句。窗外的綠葉當其背景,當陽光從窗外揮灑進來,也在地上留下些許反射的痕跡。

影音播放教室之留言板     窗戶上的詩句

在當代藝術館裡的兩個展間,展出的兩件作品是由旅法藝術家何桂育、法國數為藝術家帕特里斯‧慕斯尼,以及聲音創作藝術家拉裴爾‧伊斯丹所共同設計創作。

三重奏 1 號在「三重奏 1 號」中,創作者將「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畫」中詩人的詩篇拆解成條列詩句,投影在展間牆上,背景搭配台灣景觀在 24 小時內所呈現的光影變化。當參觀者進入展間,可看見牆面上條列組合成的完整詩篇,而順著牆面前的感應區移動腳步時,詩句也開始相互變換著。

而「三重奏 2 號」作品中,創作者以「從一個字看一首詩,就如同從一粒沙窺探整個世界,文字的奧妙和魔力就在於此。」這樣的概念為發想,將展間打造成如同繁星滿空的奇幻空間。當參觀者進入黑暗的展間時,映入眼簾的是散置在牆面上無數的閃爍光點,每個光點都是一個關鍵字,背後隱藏著不同的詩篇。當參觀者在觸摸到某個光點時,散置於牆面的字會驟然匯集成一手完整的詩,彷彿散落一地的沙粒忽然聚集成塔一般。

除了當代藝術館內部的展覽外,位在台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旁的地下實驗‧創意秀場,此處尚有三個展示空間。

遇見台灣詩人一百海報

「於是,詩成了一種觀念;一間自身的廚房‧‧‧」的作品中,以詩的創作過程就如同烹飪般,每樣食物、每件作品,都是需要細細烹煮、慢慢發想。在詩人廚房外,透過玻璃窗,可看見廚房內的一景一物。而廚房外的牆面上,懸掛著有關此次展覽活動的相關文字和圖像記錄。

詩人廚房

「叮鈴鈴!喂,您好,我要點餐。」一旁擺置的傳統電話,突然讓我產生如此對白。

詩路長河廚房外擺設的電話,是與詩人互通的橋樑。拿起話筒,仔細聆聽,悠悠聲音傳來的是詩人們在朗誦著自己的詩篇。

「詩路長河」作品中,以黑色的布幕當背景,展區中間放置了一個白色的小噴泉,上方投影著各個詩人的名字。往前靠近噴泉,當你觸摸到噴泉霧氣中浮現的詩人名字時,前方投射的螢幕就會出現詩人的作品和訪談的片段影片。

附帶一提的是,位在服務台旁有著許多展覽的簡介,其中有一本橘色的封面是「遇見台灣詩人一百」的導覽手冊,裡頭除了作品本身的介紹外,還有其一百位詩人的簡介。然而最吸引我的注意是,導覽手冊最後一頁的「紀念章蓋蓋樂」。可愛的插圖畫成了一個小地圖,當你參觀這幾個地方後,就可以蓋一個紀念章做個小紀念。

紀念章蓋蓋樂 

「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,五個紀念章蓋蓋樂,你‧‧‧蓋滿了幾個呢?」

「遇見台灣詩人一百」在展覽間所展出的作品,皆屬於互動裝置作品。遠遠地觀看有著一種風格,然而當你在靠近作品本身時,也可以藉由作品本身的互動裝置,一起來參與創作者本身的創意與發想。有興趣的人,不妨到當代藝術館或台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旁的地下實驗‧創意秀場來瞧瞧哦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潔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